參考答案:
三、填空題
1.分類診斷
2.概念化心向、性格化
3.問題選項、反應選項
4.診斷學生
5.教材、課程
6.邏輯思維、運算
7.學習需要、學習期待
8.正遷移
9.同化、保持
10.細微型操作技能、粗放型操作技能
四、名詞解釋
1.人格:人格又稱個性,是指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并使其與他人的行為有穩(wěn)定區(qū)別的綜合心理特征。
2.學生的學習:是人類學習中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tǒng)地進行的,是在較短時間內接受前人所積累的文化科學知識,并以此來充實自己的過程。
3.學習過程:學習過程指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通過與教師、同學以及教學信息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的過程。
4.定勢:先于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動力準備狀態(tài)。
五、簡答題
1.操作模仿即實際再現(xiàn)出特定的動作方式或行為模式,有以下特點:
(1)動作最質。動作的穩(wěn)定性、準確性、靈活性較差。
(2)動作結構。各個動作要素之間的協(xié)調性較差,互相干擾,常有多余動作產生。
(3)動作控制。主要靠視覺控制,動覺控制水平較低,不能主動發(fā)現(xiàn)錯誤與糾正錯誤。
(4)動作效能。完成一個動作往往比標準速度要慢、個體經常感到疲勞、緊張。
2.(1)計劃的策略。制定學習目標和完成學習任務的方案等。
(2)監(jiān)視的策略。對認知過程進行評價、反饋認知活動的結果與不足等。
(3)調節(jié)的策略。根據對認知活動結果的檢查,及時修正、調整認知策略。
3.(1)鼓勵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
(2)鼓勵學生多角度提出假設;
(3)鼓勵自我評價與反思。
4.(1)有效的說服;
(2)樹立良好的榜樣;
(3)利用群體約定;
(4)價值辨析;
(5)給予適當的獎勵與懲罰。
5.抑郁癥的表現(xiàn),一是情緒消極、悲傷、頹廢、淡漠,失去滿足感和生活的樂趣;二是消極的認識傾向,低自尊、無能感,從消極方面看事物,好責難自己,對未來不抱多大希望;三是動機缺失、被動,缺少熱情;四是軀體上疲勞、失眠、食欲不振等。
六、論述題
1.【答案要點】
早期的遷移理論主要包括形式訓練說、相同要素說、經驗類化說與關系轉換說等。
形式訓練說認為心理官能只有通過訓練才得以發(fā)展,遷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訓練而發(fā)展的結果。
共同要素說認為兩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時可以產生遷移。經驗類化理論強調概括化的經驗在遷移中的作用,強調原理的理解,這較共同要素說有所進步。
關系轉換理論認為遷移產生的實質是個體對事物間的關系。
2.【答案要點】
(1)建構主義強調,學生并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學習中,他們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經驗和看法。
(2)這種在沒有現(xiàn)成知識經驗前提下的解釋,并不是都是胡猜亂想,而是從他們的經驗背景出發(fā)而推出合乎邏輯的假設。
所以,教學不能無視學生的這些經驗,另起爐灶,從外部真正地裝進新知識,而是要把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作為學習新的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
(3)教學不是知識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
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自己對各種現(xiàn)象的理解,傾聽他們的看法,洞察他們的這些想法的由來,以此為根據,引導學生豐富或調整自己的理解。需要與學生共同就某些問題進行探索,并在此過程中相互交流和質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調整。
(4)由于經驗背景的差異,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常常各異,在學生的共同體之中,這些差異本身便構成了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
教學就是要增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使他們看到那些與他們不同的觀點,從而促進學習的進行。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jié)課
課程推薦
教師資格
[筆面護航班]
筆試+面試 協(xié)議保障 2期重學高端服務
教師資格
[沖關暢學班]
入門+進階 精選教材 協(xié)議保障 1期重學
教師資格
[精品樂學班]
課程模塊 準題庫自主練習重點強化學科全面
教師資格
[面試特訓班]
全新升級模塊 協(xié)議重學 研發(fā)資料班主任督學
教師資格
[面試精品班]
課程模塊 學科試講 高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