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2014年10月閉幕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是黨在中央全會上第一次專題討論依法治國問題,體現(xiàn)了對法治的高度重視,會議結束后,微博上的各種評論,滿是對法治進步的熱望:“想要法治的果實,就要給它陽光雨露”“期待法治進入與人民互動的2.0時代”“法治不僅是宏大的,也是具體的;它關乎國家治理,更關于百姓福祉”……
尊奉法律,需要執(zhí)政者、治理者發(fā)力,引導之、提倡之;遵守法律,需要全體公民給力,用法律來定分止爭,維護之、踐行之,網(wǎng)絡上,已經(jīng)有人以普通人“小明”為例,演繹“四中全會與你我有啥關系”。有人說,法治于人就如同空氣,你可能不會時時刻刻意識到它的存在,可一旦缺少就立刻窒息。的確,從出生到成長,從成家到立業(yè),無不需要法治的護航;加強對財產(chǎn)權的保護,完善教育、醫(yī)療、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提高環(huán)境污染的違法成本……四中全會催動“法治的春天”,有著溫暖人心的春意。當越來越多人在法治的護佑下感受著暢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為內(nèi)心時時恪守的律令。
也不用回避,中國的法治還有很多問題。從“暫行50多年”的高溫條例,到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尚無完善法律,中國的法治進程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四中全會從立法、司法、執(zhí)法、守法等方面開出了藥方,但最根本的,還是提升全社會對法治的信心與信任。正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所說,法律的權威源自于人民內(nèi)心的擁護和真誠信仰,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嚴所系。
摘編自《人民日報》(2014年5月5日、5月26日等)
材料2
法治是人類為了征服自己,由人類自己立法進行自我管理,這無比征服自然困難得多。特別是約束公權力,非有高度的覺悟、頑強的親毅力和堅強的意志難以成其事。任何國家法治的確立都不是在一盤散沙的狀態(tài)下隨隨便便建立起來的,而是必須有堅定有力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和部署。
迄今為止,尚未有法治成功的國家是在群龍無首、四分五裂的狀態(tài)下實現(xiàn)法治的。恰恰相反,就法治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驗來看,這些國家的法治之所以能夠最終確立,都是自上而下、從官到民表現(xiàn)出對法治執(zhí)著的追求,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情況極其復雜的大國建設法治,更需要有自上而下堅強統(tǒng)一的領導,要有統(tǒng)一的意志,堅決果斷一體推行。正是基于這樣的情況,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摘編自《人民日報》(2014年10月29日)
(1)如何理解“法治關乎國家治理,更關乎百姓福祉”?(6分)
(2)為什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4分)
答案要點:
(1)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其宗旨就是全面落實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目標。在依法治國總目標下,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自己的事業(yè),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更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這些都對堅持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質(zhì)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自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chǎn)黨就以實現(xiàn)人民當家作主為己任。從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以“投豆選舉”“三三制”等形式在解放區(qū)實行廣泛民主選舉,到1954年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再到20世紀90年代8億多農(nóng)民實行村民自治,黨團結帶領億萬人民成功開辟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為實現(xiàn)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確立了正確方向。實踐證明,要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就必須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
(責任編輯: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