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烹飪是中國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當今世界上中國烹飪、法國烹飪和土耳其烹飪,被認為是三大烹飪流派的代表,而中國烹飪由于歷史最悠久、特色最豐富、文化內(nèi)涵最為博大精深、使用人口最多等特點而首屆一指。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早就說過:“昔日中西未通市以前,西人只知烹調(diào)一道法國為世界之冠,及一嘗中國之味,莫不以中國為冠矣?!?/p>
中國烹飪由于食品在用料、加工及烹制調(diào)味中所具有的風格特點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風味流派。每一風味流派的食品均有菜肴、小吃之分,但它們在風味特點上總體是一致的。
第一節(jié) 中國飲食文化概述
一、中田烹飪的特點
(一)烹飪的概念
烹飪一詞是由“烹”和“飪”二字組成的。在古漢語里,“烹”作“燒煮”解釋;“飪”指食物燒煮到一定程度,合為“烹飪”,通常理解為運用加熱方法制作食品。我國最早的古籍之一《周易·鼎》中,就出現(xiàn)了“烹飪”一詞。約在唐代出現(xiàn)料理一詞,宋代出現(xiàn)烹調(diào)一詞,兩詞之義與烹飪基本一樣。以后,料理一詞棄置(今時仍用),烹調(diào)一詞在實際應用中逐步分化出來,成為專指制作各類食品的技術與工藝的專用名聞,也稱為烹飪工藝,烹飪則被賦予廣泛得多的內(nèi)容,包含烹調(diào)及烹調(diào)制作的各類食品飲食消費,飲食養(yǎng)生以及由烹調(diào)和飲食所衍生的眾多文化(狹義)現(xiàn)象在內(nèi)。
(二)中國烹飪的特點
中國烹飪的特點從大的方面來講是優(yōu)選原料,精細加工,講究火候,講求風味,合理膳食。具體到每道菜肴,則講究色、香、味、形均為上等。
所謂色美,指菜肴色彩多樣,和諧美觀。中國菜除特意保持食物本來的顏色外,還注意針對不同原料的色澤和性質(zhì),通過加色使食物原來的色澤變好,通過配色使不同食物的多種顏色彼此襯托,通過綴色使樸素單調(diào)的菜品顯得鮮美活潑,通過潤色使菜品色澤更加明亮或強烈,引起食者的食欲。
所謂香,指吃時感到鮮香、脆香等。它一方面通過烹制加熱,將食物固有的香味激發(fā)出來;另一方面是外加的,如加茴香、八角等香料,在菜里放點香菜、蔥花,或用有香味的氣體熏制要吃的食品,或?qū)⒉肆嫌糜邢銡獾牟牧?如荷葉之類)包裹起來加熱,使香氣透入菜料之中。
所謂味,指嘗到的酸味、甜味、辣味、咸味等。這是中國菜肴進入藝術境界的核心。食用中國菜肴講究“吃味”,即欣賞一種微妙的味覺美感,從而使人在生理、心理兩方面均得到極大的滿足。
所謂形,指燒成的菜肴花色繁多,外形美觀。中國菜講究形狀美觀,主要表現(xiàn)在切制成形、擺布勻稱、襯托得當?shù)葞追矫妫浩瞧z是絲,塊是塊,大小適度,加上擺布整齊或擺成一定圖案,以給人帶來美好的印象。菜肴盛具,亦加選擇,目的在于使菜品更加美觀。
二、中國烹飪風味流派的劃分
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可以劃分出不同類型的風味流派。
(一)從地域角度劃分
可劃分為山東風味、四川風味、廣東風味等。清代出現(xiàn)“幫口”“幫口菜”的名稱,有如“揚幫”“川幫”“揚幫菜”“川幫菜”的叫法。20世紀50年代出現(xiàn)“菜系”一詞,代替了原來的叫法,始有“四大菜系”之說,即山東(魯)、淮揚、四川(川)、廣東(粵)等菜系。又有“八大菜系”之說,即“四大菜系”再加上浙江(浙)、安徽(徽)、湖南(湘)、福建(閩)四個萊系。還有“十大菜系”之說,即“八大菜系”再加上北京(京)、上海(滬)兩個菜系。還有“十二大菜系”之說,即“十大菜系”再加上河南(豫)、陜西(陜、秦)兩個菜系。
(二)從民族角度劃分
中國55個少數(shù)民族就有55個少數(shù)民族風味流派。
(三)從原料性質(zhì)劃分
可以分為素食風味和葷食風味兩個流派。
素食從南朝梁開始形成流派,到清代形成宮廷、寺院、民間三大派別。
(四)從功用劃分
有保健醫(yī)療風味和普通食品風味之分。
(五)從生產(chǎn)者主體劃分
有市肆風味、食堂風味、家庭風味之分。
(六)從時代劃分
有仿古風味和現(xiàn)代風味之分。
前者如仿宮廷、仿官府、仿唐、仿宋、仿“紅樓”、仿隨國等風味。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jié)課
課程推薦
導游資格
[VIP通關班-協(xié)議退費]
課程模塊 刷題模塊 專享服務
導游資格
[VIP通關班-暢學]
課程模塊 刷題模塊 專享服務
導游資格
[零基礎通關班]
課程模塊 刷題模塊 專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