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2018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時間:11月3日,距考試還有81天。2018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已經(jīng)公布了,不要偷懶,快起來學習了。在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在教育方面貢獻大的人名和事跡,是作為??贾R點哦!報名即將開始,小編伴助你成功拿下下半年教師資格證
教師資格備考開始了嗎?是不是覺得知識點太多,怎么記都記不住?幫助考生節(jié)省時間!提升備考效率~今天小編特意整理了10名常考人物,基本都逢考必中。快來學習??!
孟子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官學衰微,私學大興,儒、墨兩家的私學成為當時的顯學。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私學的發(fā)展是我國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促進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盛況。相關考點如下:
(一)思孟學派
孟子,名柯,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魯國人,為僅次于孔子的“亞圣”。人們通常把子思和孟軻視為一派,這就是著名的思孟學派。思孟學派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資料是《孟子》一書。孟子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張是勸說統(tǒng)治者施行“仁政”。關于思孟學派,他們提出的教學過程: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考試重點,考生要記住。
(二)內發(fā)論的代表
孟子認為人性生來就是善的,有不學而能的“良能”和不慮而知的“良知”。從“性善論”出發(fā),孟子認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義、禮、智四個“善端”。但是,僅有這些“善端”是不夠的,必須加以擴充,使之達到完善的境地。因此,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賦的善端加以保持、培養(yǎng)、擴充、發(fā)展,或把已經(jīng)喪失的善端找回來,啟發(fā)人們恢復天賦的善良本性,使之成為道德上的“完人?!?/p>
(三)“明人倫”與教育目的
孟子認為辦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倫”。所謂的“人倫”就是五對關系:“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币詡惱淼赖聻榛窘逃齼热?,以“孝悌”為倫理道德基礎的教育。另外孟子還是教育目的的個人本位論的代表。
(四)教學思想
1.深造自得:孟子認為知識的學習,并非從外而來,必須經(jīng)過自己主動自覺地努力鉆研,才能徹底領悟。所以,學習中特別重要的是由感性學習到理性思維的轉化。“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盈科而進:“盈科而后進”指出了學習和教學過程的循序漸進。
3.教亦多術:對不同情形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法。
4.專心致志: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五)社會分工與教育
分工思想是孟軻的重要經(jīng)濟思想,也是其教育理論中重要的基礎思想。他認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工是必要的。
陶行知
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愛國者。是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相關考點如下:
(一)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陶行知是杜威的學生,杜威提出過: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的觀點,陶行知則提出了與之相似的觀點。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論。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三大主張,其中,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
(二)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陶行知一生教育思想和實踐的表達,他以這樣的赤子之心,為中國教育探尋新路。陶行知去世的次日,中共的挽聯(lián)是:“中國人民教育旗手,民主運動巨星”,毛澤東的評價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宋慶齡稱其為“萬世師表”,董必武稱其為“當今一圣人”。
荀子
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相關考點如下:
(一)“性惡論”與教育作用
荀子認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 因此他認為應該以“禮”來約束。關于荀子的性惡論,考試中就只以性惡論的代表的形式考查,不會有其他更深入的形式。
(二)外鑠論
外鑠論的基本觀點是人的發(fā)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環(huán)境的壓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教育。強調教育的價值,對教育的作用持樂觀的態(tài)度,關注的重點是學習。因為荀子認為人性本惡,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變,所以荀子是我國古代外鑠論的代表人物。也使選擇題??键c。
(三)環(huán)境決定論
荀子有一句名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边@過度強調了環(huán)境在影響個體身心發(fā)展中的作用。這是一種環(huán)境決定論的觀點,考試中??歼@句,就以“環(huán)境決定論”來考察。
(四)“聞見知行”結合的教學方法
荀況:“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避髯诱J為聞見、知、行,每個階段都具有充分的意義,由此構成一個完整的過程。
(1)聞見
學習的起點、基礎和知識的來源,但是又是有缺陷的,首先,感官不能把握整體與規(guī)律,其次,感官常因主客觀因素影響而產(chǎn)生錯覺。
(2)知
學習而善于運用思維去把握事物的本質與規(guī)律,就能自如的應對事物的變化。
第一,“兼陳萬物而中懸衡”。
第二,“虛一而靜”,“心”是藏與虛、兩與一、動與靜的統(tǒng)一。
(3)行
行就是知識的實踐,是學習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階段。
(五)論教師
將教師視為治國之本。教師參與治理國家是通過一個中介實現(xiàn)的,那就是他的施教。在教師與學生之間,荀況片面強調學生對教師的服從,主張“師云亦云”。
孔子
孔丘,字仲尼,魯國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者,儒學教育理論的奠基人??浊鸬乃枷雽W說和他的事跡被他的弟子匯編成一本書,名為《論語》,《論語》是世界上最早的論述有關教育的文獻。相關考點如下:
(一)孔子與《論語》
我們應知道,《論語》不是孔子所著,而是由其弟子所寫。記錄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題目中會在這里設置考點。另外,關于孔子本人,也要知道他的相關事跡。
(二)孔子的思想
(1)基本出處考查
孔子的相關思想在論語中有所反映。在相關考題中主要以判斷某些觀點是否出自論語或是否是孔子的觀點的方式考查。
(2)孔子思想的考查
①孔丘提倡“有教無類”
作為辦學方針,認為不分貴賤貧富和種族,人人都可以入學受教育。主張“學而優(yōu)則仕”,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木?。“學而優(yōu)則仕”包括了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yǎng)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yōu)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經(jīng)學習而成績不優(yōu)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學而優(yōu)則仕”確定了教育培養(yǎng)統(tǒng)治人才的目的,體現(xiàn)了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②孔丘主張以“六藝”為教學內容
孔丘繼承西周貴族“六藝”教育傳統(tǒng),吸收采擇了有用學科,又根據(jù)現(xiàn)實需要創(chuàng)設新學科,雖襲“六藝”之名,但對所授學科都作了調整,充實了內容。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shù),是奴隸社會的教育內容。是分科課程的雛形。
③“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啟發(fā)式教學的教育家,比古希臘的蘇格拉底的“助產(chǎn)術”早十幾年,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在教學時必須先讓學生認真思考,已經(jīng)思考相當時間但還想不通的,然后可以去啟發(fā)他;雖然思考但有所領會,但不能以適當?shù)难赞o表達出來的,此時可以去開導他。
④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早采用因材施教的人。但是“因材施教”一次最早是由朱熹提出的。應注意區(qū)分。
⑤學思結合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體現(xiàn)了學習要學思結合的。
⑥社會本位論
孔子是社會本位論的代表人物。
⑦關于教學過程
孔子提出“學-思-行”的教學過程,有的時候也可以總結為“學-思-習-行”。
盧梭
讓·雅克·盧梭 (1712年—1778年),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相關考點如下:
(一)代表作《愛彌兒》
盧梭是18 世紀法國啟蒙思想運動中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通過教育代表作《愛彌爾——論教育》,提出了以人的自由發(fā)展和自然教育為基礎的培養(yǎng)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顯赫地位。
(二)自然主義教育
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歸于自然”,即教育必須遵循自然,順應人的自然本性。培養(yǎng)目標:盧梭認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自然人”。方法原則:正確看待兒童;給兒童以充分的自由。
(三)教育目的的個人本位論
盧梭認為:理想國家中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忠誠的愛國者,學校教育由國家掌管。對受教育者,即使不能完全免費,國家也要給予補貼。教師需由本國公民擔任。體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盧梭屬于教育目的個人本位論的代表。
洛克
洛克,英國哲學家,他的思想在哲學史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教育學的發(fā)展中也不例外,他的思想的很多方面都影響著教育學發(fā)展。相關考點如下:
(一)白板說
洛克認為:人出生時心靈像白紙或白板一樣,只是通過經(jīng)驗的途徑,心靈中才有了觀念。這就是著名的“白板說”。正是因為白板說的觀點強調環(huán)境或者教育在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洛克又被劃分在環(huán)境決定論(外鑠論)的陣營里。
(二)教育漫話和紳士教育
洛克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話》也是考試中喜歡考的考點。另外洛克主張紳士教育。關于體育,洛克認為人們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對于德育,他把德行放在比知識更重要的環(huán)境;在智育問題上,洛克尤其強調兩點,一是德行重于學問,二是學問的內容必須是實際有用的廣泛知識。
(三)教育目的的個人本位論
洛克認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有巨大作用,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紳士。因此他是個人本位論的代表。
馬卡連柯
蘇聯(lián)教育家,作家。1905年從小學師資訓練班畢業(yè)后開始教育生涯。提出了通過集體和生產(chǎn)勞動來教育兒童以及在集體中進行教育的原則和方法,豐富了他的教育學理論。相關考點如下:
(一)論集體主義教育
馬卡連柯十分注重集體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集體主義教育的原則有:尊重與要求相結合原則;平行教育影響原則;前景教育原則。特別是平行教育原則,要求教師要把通過集體影響個人與通過個人影響集體結合起來,反映在班級管理中就是平行管理的管理模式。
(二)相關名言考查
例如:馬卡連柯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尊重一個人”。這句話說明的德育原則是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并稱為“古希臘三賢”,更被后人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他在西方哲學史上開辟了從自然哲學向倫理哲學轉變的新階段,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長遠影響的第一位教育家。相關考點如下:
(一)產(chǎn)婆術
蘇格拉底經(jīng)過長期實踐,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教學法,人們稱之為“蘇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則稱之為“產(chǎn)婆術”,又稱之為“談話法”或“問答法”。蘇格拉底方法由譏諷、助產(chǎn)術、歸納、定義四個步驟組成。
(二)啟發(fā)式教學
正是因為蘇格拉底的“產(chǎn)婆術”,蘇格拉底成為西方第一個采用啟發(fā)式教學的人。
(三)美德是否可教的問題
蘇格拉底與古代其他思想家和教育家有所不同,他明確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問題,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大量的分析,結論就是:如果美德是一種知識就是可教的,因為知識是可教的。
泰勒
美國著名教育學家、課程理論專家、評價理論專家。相關考點如下:
(一)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被公認為課程開發(fā)最完美、最簡潔、最清楚的闡述。泰勒原理可概括為: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即:確定課程目標;根據(jù)目標選擇課程內容;根據(jù)目標組織課程內容;根據(jù)目標評價課程。
(二)泰勒的目標評價模式
泰勒認為,課程評價就是要確定預期課程目標與實際結果相吻合的程度。這種模式以目標為中心展開。這也衍生出了按照課程目標對課程進行評價的目標評價模式。泰勒最早把課程評價引入課程開發(fā)過程并使之成為課程開發(fā)過程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泰勒被美譽為“當代教育評價之父” “現(xiàn)代課程理論之父”。
布拉姆
本杰明·布盧姆(1913—1999)是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出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蘭斯富。相關考點如下:
(一)教育目標分類系統(tǒng)
布盧姆關于教育目標的理論集中反映在他的《教育目標分類系統(tǒng)》中,布盧姆等人把教育目標分為三大領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又把認知領域目標分為六個亞領域,即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情感領域分為五個亞領域,即接受、反應、價值評價、組織、性格化。
(二)掌握學習
布盧姆整個教學理論的核心內容是"掌握學習"理論。所謂"掌握學習",就是在"所有學生都能學好"的思想指導下,以集體教學(班級授課制)為基礎,輔之以經(jīng)常、及時的反饋,為學生提供所需的個別化幫助以及所需的額外學習時間,從而使大多數(shù)學生達到課程目標所規(guī)定的掌握標準。
溫馨提示:
2018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時間確定在9月4-9日,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網(wǎng)站已更改,別跑錯網(wǎng)站?。點擊查看詳情:網(wǎng)站打不開了,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去那報名???]
[點擊查看:2018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及報名入口總匯]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jié)課
課程推薦
教師資格
[筆面護航班]
筆試+面試 一站式服務 協(xié)議重學班主任督學
教師資格
[精品樂學班-科目三]
精講課程 題庫練習 優(yōu)選學科
教師資格
[面試特訓班]
升級模塊 協(xié)議重學 研發(fā)資料班主任督學